欢迎到 - 上海育仰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电子邮箱:yuykjsb@126.com手机:15216837090
上海育仰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

021-60766769

产品分类
联系我们
电话:021-60766769
传真:
手机: 15216837090
邮箱 : yuykjsb@126.com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鹤旋路26弄22号
新闻资讯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高等职业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研究
编辑:admin   时间:2018-08-30 15:40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社会劳动者以及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其飞跃式发展的背后同时存在着众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陈旧的教学理念、“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均阻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研究、建构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使用价值。
1 国内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综述
1.1 国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1.1.1 Robert Talbert 的系统结构模型Robert Talbert 是美国富兰克林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一名教授,Robert Talbert教授构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由课前和课中两部分组成,如图1 所示。课前,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和针对性的课前练习做好上课的准备。课中,学生首先需要快速完成少量的内容测试,再通过问题的解决完成知识的内化,最后进行总结反馈[1-2]。
1.1.2 Jackie Gerstein 四阶段教学模型Jackie Gerstein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构建出一个由体验参与(Experiential Engagement)、概念探索(Concept Exploration)、意义建构(MeaningMaking)和展示应用(Demonstration & Application)四阶段组成的翻转课堂学习框架[3-4]。

图1 Robert Talbert 教授构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图2 张金磊等构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1.2 国内“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1.2.1 张金磊等[5]构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张金磊等在RobertTalbert 教授构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基础上,经过研究、改进形成了新的教学模型,如图2 所示。此模型仍然由课前和课中两部分组成。课前,利用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制作课程视频。课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及课前练习时出现的问题,进而整理出一些具有探究性价值的问题,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探究后进行成果交流。
1.2.2 曾贞[6]构建的三步“反转”教学模型曾贞通过关键性的三步达到课堂的“反转”,如图3 所示。第一步,在观看视频前,通过课程内容的讨论提出问题;第二步,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并根据问题积极寻找答案;第三步,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探究,达到问题的解决、知识的内化。

图3 曾贞构建的三步“反转”教学模型
1.2.3 钟晓流等[7]构建的太极环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型钟晓流等构建出一个太极环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如图4 所示。整个教学过程由教学准备阶段、记忆理解阶段、应用分析阶段、综合评价阶段构成,充分体现出“教”与“学”的相互融合。

图4 钟晓流等构建的太极环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1.3 分析总结
Robert Talbert 教授构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简洁明了,但由于应用此模型的学科多,且偏重于操作性强的理科类课程,所以,在文科类课程的应用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而JackieGerstein 构建的四阶段教学模型是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完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但未突出教师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学活动的实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教授者和学习者都要积极参与其中。张金磊等基于Robert Talbert 教授的思想而构建的教学模型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但有以下问题:课前学生学习的效果如何控制?如何设计针对性强的练习?
曾贞构建的三步“反转”模式,结构简单、清晰,通过不同的课堂实例阐述了翻转课堂的三步关键点,但由于缺乏具体的、详细的论述,且例证均来源于国外课堂实践,那么,模型是否适合于我国?另外,这种灵活性强的模型在教师的具体操作中是否会出现偏离初衷的现象?这些问题均有待于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商榷。钟晓流等构建的太极环式的教学模型极好地体现了“教”与“学”的和谐统一、相互转化,为中国化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提供了很强的理论参考价值。
2 高等职业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设计
目前,我国有关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理论研究或实证研究的期刊或硕博类论文,基本都参照以上专家、学者的教学模型设计思想。通过分析、研究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针对西部信息资源匮乏、信息技术落后等特点应该构建出适合西部教学改革发展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因此,笔者通过对比上述教学模型的优缺点及结合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及教学环境的特点建构出了适合我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该模型由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组成。
2.1 课前教学设计
课前的工作主要由授课教师制作完成。教师在充分掌握学情、教情的基础上完成学生学习资料的准备,包括:学习任务单的制作、知识点教学视频的录制、阅读资料的筛选(课内、课外)、学习资源评价单的制作、测试题的编制,如图5 所示。

图5 课前教学准备环节
2.1.1 学习任务单的制作详细的学习内容会安排在课前学习任务单上,以word 文档的形式进行保存。学习任务单由学习指南、学习资源评价、课前知识测验三部分组成。学习指南部分对学习的目标、任务目标、学习的重难点等进行了详述。
2.1.2 教学视频的录制笔者建议使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8.1.2 或者HyCam2 将每节课程的重点、难点及学生较易出错的知识点录制为教学视频。同时,为了方便学生在手机终端上随时学习,因此笔者建议单个教学视频的录制长度尽量控制在8~15 分钟之间,大小控制在30 M 以内。
2.1.3 阅读资料的筛选教师在课前需要对学生的阅读资料进行筛选。阅读资料分为课内、课外两种,课内阅读资料主要帮助学生完成本节课程任务的学习,课外阅读资料主要协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点拓展。教师将需要学生自主阅读的文字资料进行筛选,以备学生选择学习。
2.2 课中教学设计
课中教学设计是翻转课堂教学实施成败的关键。在本模块的设计中,笔者着眼于甘肃省目前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落后、信息资源匮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控制力欠佳等特点设计出AB 课程的学习模式,如图6 所示。

图6 知识传递与获取环节
2.2.1 A 课教学设计学生在新课开始前的1~2 天由教师安排来到多媒体网络机房进行课前学习,教师通过网络课堂软件将课前制作好的学习资源发送至每台学生机上。学生按照任务单要求进行课前学习,教师可以就学生在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随时进行答疑。教师的跟踪指导保证了课前学习的质量及效率。
2.2.2 B 课教学设计上课之初,教师以PPT 的形式发放本节课程的作业要求。该要求主要依据课前的学习内容而制订,旨在对课前的学习内容进行内化,从而达到融会贯通。这个环节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答疑,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同时,将遇到共性问题的学生聚在一起,通过3~4 人一组进行互相讨论,以此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2.2.3 课后教学设计课后教学设计由两部分组成,如图7 所示。第一,利用QQ、微信等交流平台将课堂上仍未解决的问题进行个别答疑或师生间探讨解答。第二,师生进行课后反思,通过反思总结问题,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优化。

图7 教学总结及学习反思环节
3 研究启示
3.1 创建合作探究的教师队伍是转变教学理念的捷径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且在“传、帮、带”的教学活动中,将这种“军事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一次次地传承下来,所有的教学实践、研讨、提升活动都是围绕这一模式展开的。面对传统的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无疑是一次颠覆性的教学改革,而无论开展何种教学模式,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都是探索的第一步。故笔者认为创建合作探究的教师队伍是适应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的捷径。各院校应该鼓励教师勇于探索,通过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方式完成翻转课堂教学的课前视频制作、课中课堂观察、课后教学反馈,让教师在做中体会、探索。
3.2 教师队伍的信息化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命脉
翻转课堂教学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产物,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及对各种信息资源的运用能力将成为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命脉。如何实现多媒体技术与专业知识的整合是当代教师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这就要求各院校为广大教师提供丰富且系统的信息技术课程培训。另外,还需教师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网络知识的学习。
3.3 学生、教师、学科、环境的适应性是教学改革的核心
翻转课堂教学源自美国,如果照搬必定不合适,故笔者认为深入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适应性研究是顺利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关键。适应性包括学科的适应性、教师的适应性、学生的适应性及教学环境的适应性。经过研究笔者发现:(1)实践性强且学生有一定学科基础的课程较适合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2)具有一定自学能力及探究精神的学生适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3)优秀的网络教学平台及交流平台适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4)具有信息化知识及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师适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由此可见,无论从软件还是硬件方面,无论从专业知识还是信息化能力方面,翻转课堂教学均对学生、教师、学科、教学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4 教师工作量繁重是教学探索的瓶颈
翻转课堂教学的魅力在于通过解决教师共性化的教授与学生个性化认知之间的矛盾达到教学相长。然而,支撑课前个性化学习的视频知识点筛选及制作,协助不同学生实现课中知识点内化,关注课后学习效果的反馈均严重加剧了教师教学的负担。结合目前各高职院校教师平均周课时量较大的教学现状,有效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可行性并不高。故笔者认为沉重的教学任务是教师有效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瓶颈。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司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沪ICP备16023097号-11